抗战中的老舍在做什么除了写下四世同堂

 

老舍先生的写作是围绕着几个都市展开的。北京、伦敦、青岛、济南、武汉、重庆、纽约……他一生在很多个城市生活创作,阅读“城”与“人”,留下了不少经典文字,有些篇目甚至构成了人们认识那座城市时必读的“文化手册”。

秦雅萌

抗战时期茅盾(左)与老舍(中)、于立群在重庆

老舍文学地图上的重庆

若是为老舍先生勾勒一幅“文学地图”,北京自然是最令人瞩目的中心,是老舍创作的灵魂与根脉。老舍喜欢的城市,大多带着些安静的古韵。如果还能够清洁,有秩序,亲近自然,那就近乎完美了。不同于北平、济南、伦敦等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,老舍在抗战时期生活工作的重庆较为特殊。它是在战争急潮的裹挟下,老舍被迫前往的一座城市,但同时也是老舍一生中重要的文学驿站,是老舍“文学地图”上的显眼坐标。

年全面抗战爆发后,老舍先由青岛前往济南,在齐鲁大学任教,后南下到达武汉,又随“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”(简称“文协”)总会西迁重庆。关于这段足迹,老舍在抗战胜利后的《八方风雨》一文中,揭示了其背后普遍的战时文人心理。抗战初期,在山东授课的老舍内心焦灼,他日夜恐惧自己所在的城市“会忽然的被敌人包围住”,担心自己会成为敌方的“俘虏”或“被捉去被逼着作汉奸”。而此时,很多文化界的朋友已踏上各自的行程,老舍眼看着“故人南北东西去,独领江山一片哀”(《诗三律》),他终于下定决心,暂别妻儿,逃离“亡城”(即沦陷区),老舍称之为“跟着国旗走”。这一选择意味着在极端的战争环境下,舍弃个人家庭的团圆,保存“读书人气节”,奔赴“抗战大业”。

年,老舍借话剧《谁先到了重庆》,将这种心态传达得更为鲜明。“重庆”作为战时中国的首都,成为了国族的符号和抗战的中心,很多爱国志士愿意亲赴陪都参与抗战,而剧中主人公在沦陷北平以死殉国,恰恰完成了一次象征意义上的“到达重庆”。老舍选择跟随国民政府西迁,在战时首都继续自己的文学生涯,本身就构成了一种作家对“大时代”的理解方式。

年至年,老舍在重庆生活的7年间,曾随北路战地慰问团前往西北考察访问,也曾赴云南讲学,与西南联大知识分子聚首交流,但更多的时间则是忙于重庆文化界的各项工作和自己的文学创作。在抗战时期的重庆,老舍的创作观念和作品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,他尝试了多种此前并不熟悉的民间文艺形式,如鼓词、旧剧、长诗等,丰富了战时中国面向大众的文艺实践。

“写家”老舍的

抗战之笔

新中国成立前,老舍曾在各类文章中称自己为“写家”而非“作家”。一字之差,似有深意。老舍的挚友、剧作家曹禺将其解读为老舍的自谦。不仅如此,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自己的关系,老舍也多以局外人的角色自况,认为自己一直是“文艺界的一名小卒”,身处“平沪两大文艺大本营”的边缘。然而,这一姿态在抗战大潮中被赋予了更多内涵。

年全面抗战爆发后,老舍怀着高蹈激扬的抗战情绪完成了《大时代与写家》一文。他期待着自己以一名写作者的身份融进这个“大时代”,希望能够在这场“神圣的战争”中,创作出“伟大的文艺”。抵渝后,老舍又在多篇“述志”之文中反复强调自己的“写家”本色,但不同于仅仅写作小说、散文这类纯文学作品,他认为,应当通过分担一些切实的文艺工作,去真正理解眼前的“大时代”。

在战时重庆,老舍因此前出色的文学成就和无党派背景,被推选为“文协”的常务理事和总务部主任。他牺牲了个人的大量时间与精力,忙于编辑刊物,召开会议,处理文件,发展分会,接待各地作家,与世界其他文化组织联系,“文协”中这些繁琐的事务实际上都仰赖老舍的四方奔走。他除了要组织文艺活动,处理复杂的人事关系,还需要不时出面缓和政治舆论压力。老舍的勤恳工作对于团结大后方的文艺力量意义重大,也正是战争的“大时代”,赋予了老舍在书斋和课堂之外的崭新角色与更大能量。

繁忙工作之余,老舍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笔耕不辍。战时的重庆遭受着日机的频繁轰炸,物资紧缺,物价飞涨,加之溽暑难耐,鼠患严重,老舍又感染了盲肠炎,贫病交加的老舍却始终坚守着一种“不停地写作”的作家姿态。可以说,作为“写家”的老舍形象,最真切地体现在抗战时期重庆的文艺工作中。“写家”老舍最心爱之物自然是手中之“笔”,“笔”成为抗战时期老舍安身立命的根本。他将“笔”视作自己“唯一的资本”,将文人之笔喻为战场之枪,渴望通过写作“把热血洒在纸上”。重庆时期,老舍对“笔”的功能也有了新的认识:“我的笔须是炮,也须是刺刀。我不管什么是大手笔,什么是小手笔;只要是有实际的功用与效果的,我就肯去学习,去试作。我以为,在抗战中,我不仅应当是个作者,也应当是个最关心战争的国民。”(《文协的过去和将来》)

老舍在重庆北碚的居所,他曾在这里写作《四世同堂》

在战时重庆,老舍将自己的抗战之“笔”投向了两大创作领域。一方面,他致力于民间大众文艺的探索,在大后方掀起的“通俗文艺讨论”热潮中,老舍是为数不多的“真正动手制作”作品的人,他曾向多位民间艺人学习韵律和腔调,希望从中找到战争年代文艺发展的新资源和新方向,使战时文艺真正起到宣传和教育的效果,鼓舞民心。另一方面,老舍则延续他的长篇小说创作计划,追求一种具有“史诗般”品格的宏大作品,如在年写作的《火葬》和年开始写作并在抗战胜利前完成了三分之二篇幅的《四世同堂》中,老舍均将自己从重庆获得的战争经验与此前熟悉的北平生活相结合,讲述最普通的市井小人物与战争这一“大时代“的关系,反映了老舍对平凡百姓的朴素爱国愿望的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cqfpl.com/wadzz/22626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

    当前时间: